中国男人要迷倒东西方女性至少还得三十年

中国男人要迷倒东西方女性至少还得三十年 上海社科院社会所教授张结海作了一项研究──中国男性在西方女人眼中是什么形象?得到的结论很有启发性──中国男人形象不鲜明,甚至有些负面,谦和但缺少风度,勤奋但自信略显不足。
  两性之间的差异从来引人注意,由西方女性看中国男性,还映照出文化的差异,尤其值得玩味。
  西方女性的观察,有的准头十足。比如,对中国男性总体印象是「考上大学不久的农村青年」,换言之,很土,但是有上进心、勤俭、聪明。农村青年当然 在个人卫生、衣著、个人风格品味方面,相形逊色,进入城市目迷五色,难免显得怯生、自信不足,谦卑过度、畏缩,包括不敢正视别人眼睛等。这是在中国与国际接轨初阶时,男性极易出现的调适不良。
  不敢正视别人眼睛,明显有著文化差异。在中国,盯著别人眼睛看,是不礼貌的,尤其对长辈和女性,会被责为失敬和轻佻。孟子批评「不肤挠、不目逃」 的莽鲁之辈,「不目逃」就是盯著别人、眼光不回避。但是,在西方,眼神闪避,是心虚、没有把握和缺少自信的表现。眼睛是灵魂之窗,从窗口看去的第一印象不 良,中国男性先已失分。
  好在这是可以学习办到的。以旅美华人为例,与洋人打交道,眼睛要盯死对方「不目逃」;回家见父母长辈,则眼光低视以示尊敬,做到「内外有别」并不困难。
  土气变洋气也不难,难在帅气──风范、修养和品味。农青进城,只要肯花钱打理,找专人修整全身、换装,「摇身一变」是几个钟头的事。可是讲话喷 沬、大声嚷、争先恐后、坐立无相不挺拔……,就要认真上礼仪课了。在中国,这是「文明」程度,京奥时曾要国民努力修持。进一步,言谈有礼、言之有物,显出 学识修养,那是「国际礼仪」之外要以年计的时间来充实的。日本人在国际社会「进化」的过程,很值得中国男性参考,包括他们保持自己文化特色所显现的自信。 在中国「和平崛起」成为世界大国之后,相信粗暴、自大式的「装强自敬」会是过渡期,不消10年,西方女性会另眼看待中国男性。「文明」毕竟有著普世趋同的 标准,但是学习并非难事。
  然而,穿上西装、礼服,打个领结、梳油头、戴顶高帽,仍是租界的「买办」,不会让洋人认为超越;而须善用西方语言,深入西方文化,并了解自己传统,比较优 劣,乃能「出入无不自得」。唯有在知识、见解、修养乃至实力上让洋人折服,自信便油然而生。那时爱慕东方虚荣、媚中之辈将随风生水长。
  西方女性所看到的中国男性,包括性吸引力、时尚、清洁卫生、体型等,都属皮相,可以轻松应对,尚不足为虑;何况流行绝对有现实媚俗面,东方红时则 吹东风,没有什么大不了。反而诸如独立性、幽默浪漫、创造力、勇气等,属于内涵的部分,则值得中国男性戒惕。在中国社会集体主义下,茁长独立性的外部条件 不良,甚至学术圈里也唯诺风盛、假劣充斥,独立性与造反被划上了趋同符,有待深挖改造,从上倡导翻修,真是谈何容易。而开放的政治、社会体制,才是想象 力、创造力的温床,这一点,怪中国男性,不如先修改体制。
  此外,幽默感与中国人性的严肃面正好相反。相应的,中国男性抗解压力的能力缺乏,在美国大学校园里近几年连起血案,都是中国男性留学生出事,他们「放轻松」的人生态度欠缺,生命总是专赌某一把,遇挫就翻桌,不知人生丰富多元。
  另外,为原则、义理奋斗献身的勇气不足,太现实,因此总是视野狭窄,因此缺少领导人类的超凡气质。
  但是,中国男性勤劳、节俭、顾家,这些品德确保了家庭和经济体制,将是未来世界的主流价值。所以,中国男性不须气馁,整修门面之类的外造改变容易做,而内造的改变则须尽早坚持上手。要迷倒东西方女性,30年仍办得到。